第 2 页 - 政府工作报告
标签"政府工作报告"下的热点文章
"外企视角下的两会亮点:探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商业机会,加大创新投入"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家驹 宫宏宇)新质生产力、新型消费、新型能源体系、新型基础设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一个个“新”字备受中外关注。  从中国政府2024年的新目标、新任务,到中国经济未来的新蓝图、新气象,在华外企从两会声音中捕捉到更多商机。多家外企高管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要紧抓新机遇,在中国加快布局上“新”。  数字经济“新”发展  当前,...

"中国致力于确保国内外企业在华公平竞争,两会观察"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李晓喻 陈建新)外界可从全国两会读出清晰信号:中国正全力保障各类企业在华公平竞争。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报告还称,出台公平竞争审查行政法规,完善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监管规则。  分析人士称,聚焦“公平竞争”,抓住了改善营商环境、提振企业信心的关键。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两会同期声丨代表委员们探讨推动经济良性循环的有效路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报告围绕“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作出一系列部署。下一步,各地将如何落实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投资和消费良性循环,来听听全国人大代表们怎么说。视频:两会同期声丨如何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代表们这样说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全国人大代表 顾军: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部...

"国家疾控局:疫苗接种推动多种可预防疾病发病率创历史新低"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表示,我国麻疹、乙脑、流脑等疫苗可预防的多种传染病发病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近年来,我国每年报告的麻疹病例数量已降至全球极低流行水平。此外,包虫病、蛔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疫情也明显下降,全面迈向控制或消除的新阶段。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9日的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国家疾病预...

"2023年两会关注焦点:创新药为何在今年的两会上备受瞩目?"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创新药”,引发热议。创新药是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的药物,相对于仿制药,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降低对外国新药的依赖。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全国政协委员郝海平表示,生物医药领域或者是大健康领域是具有典型的新质生产力的特征。下一步如何促进生物医药的智...

"新疆外贸快速增长:持续加速的关键因素和挑战"

新疆外贸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进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今年,新疆将继续发挥口岸优势,提升口岸通关效能,加快建设智慧海关,助力外贸企业降本提效。同时,新疆将深挖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健康发展潜力,布局外贸新增长点,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此外,新疆...

"商业航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首次亮相:开启加速发展新篇章"

商业航天是指采用市场化机制以获取商业利润为首要目标而开展的航天活动。它与军用航天、民用航天并列,构成航天工业的三驾马车。商业航天产业涵盖范围广,包括运载火箭研制与制造、卫星研制与制造、卫星运营及应用、地面设备制造与服务等多个领域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

(两会观察)中国高水平科技发展难以阻挡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娄勤俭表示,中国近年来在航空发动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以及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取得了科技创新突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要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多位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指出,中国对于今年科技工作的部署既与此前的目标、路径充分衔接,又因应形势、有的放矢,指明破局方向和重点。实现高水平科技发展,离不开连...

"两会热点关注:中国经济的微小增长与巨大信心"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 作为新一年的任务书、施工图和政策清单,政府工作报告里有着不少提神、提气、提劲的“硬招”。但细细看来,政府工作报告里也藏着“提高20元” “提高30元”等“小红包”,这些把准社会脉搏、反映民心民意的“暖招”,亦透露出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老人资料图。 来源:视觉中国  大目标中含“关键小...

"全国人大代表罗嗣海:提议加强以地域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为核心的教育政策"

在3月7日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大学党委书记罗嗣海关注到了中西部省份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他建议支持地域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依据地方资源禀赋布局支持一批特色优势学科。罗嗣海表示,中国已先后开展了两轮“双一流”建设,服务国家发展能力明显提升,有力带动了地方高校的发展。然而,江西及中西部多数省份高等教育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高水平大学还比较欠缺,需要国家大力支持,特...